8月17日宝聚荣配资,位于岳麓山之巅的长沙广播电视发射塔,以“长沙之眼”观景平台的新身份正式亮相并开启试运营。“长沙之眼”城市观景平台海拔达324.5米,岳麓山海拔300.8米,比岳麓山还高出20米左右的“长沙之眼”,不仅是俯瞰“山水洲城”格局的最佳观景点,更将成为串联岳麓书院、橘子洲头的文旅枢纽,打造湘江百里画廊的标志性景观和城市文旅新地标。
△“长沙之眼”。
试营业首日,两小时客流超500人
17日上午,来自北京的赵女士一家三口作为首批游客打卡长沙之眼塔上360度高空观光厅,赵女士表示:“这里的景色非常好,可以看到橘子洲头,环绕一圈看长沙的美景,我们还在楼下用拍报机生成了一张今天长沙之眼的报纸,很特别的体验,我觉得这里以后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打卡地。”
△游客在“长沙之眼”免费开放区域拍照打卡。
据悉,“长沙之眼”精心构建三层立体观览体验,包含塔下观景平台、负一层文化+科技观光体验空间,沉浸式候梯厅互动体验及塔上360度高空观光厅等多维文旅空间。记者从景点获悉,当日上午11点,营业两小时,前来参观的游客已经超过500人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塔下观景平台、负一层文化+科技观光体验空间免费对外开放。沉浸式候梯厅互动体验及塔上360度高空观光厅则需购票游览,成人全价票为48元/人,大中小学生、65 岁以上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军人等特殊群体可享24元/人半价票优惠。
△“长沙之眼”外观。
“白+黑”N种玩法宝聚荣配资,360度解锁长沙美景
登上塔上360度高空观光厅,长沙山水洲城的全景城市风貌,如立体画卷般舒展开来。往下看,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像,以“中流击水”之姿领航碧波;向东看,五一商圈现代高楼群在湘江水带的倒影叠画出“双城奇景”;往西看,是一整块岳麓群山构筑的“绿幕”,错落有致的荫浓绿意中,近处岳麓山古树掩映千年学府飞檐,中景大学城建筑群错落有致,远景梅溪湖艺术中心“芙蓉花瓣”在夕照中流转金属光泽。
△登上360度高空观光厅,俯瞰长沙美景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长沙之眼”每日营业至9点,晚间还有沉浸式投影秀等特别内容。“长沙之眼”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以最精华的长沙城市夜景为背景,会投影出流星雨、烟花等效果,让动态光影与城市夜景融为一体。”据了解,“长沙之眼”的沉浸式投影秀内容还在持续升级中,后续会侧重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性。
△360度高空观光厅,夜间美景,受访者供图。
此外,塔下观景平台设AI望远镜、拍报机、花墙等打卡点位,后续将逐步开发多样化互动装置,设置“星城记忆”装置艺术区,融合声光科技打造网红打卡点,未来还计划引入非遗市集、主题快闪等流动业态。多感官沉浸式候梯厅是一个“文化+科技”的270度全息观影空间,可立体展示湖湘在地文化。
△拍报机。
唤醒集体记忆,38岁地标建筑升级回归
始建于1987年的长沙广播电视发射塔,不仅是湖南省首座综合性广播电视发射塔,更承载着三代长沙人的集体记忆。90年代市民排队登塔眺望湘江的盛况,千禧年间情侣在观光厅锁下“同心锁”的浪漫,都已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。2013年因设施老化关闭后,斑驳的塔身与岳麓山郁郁葱葱的景观形成鲜明对比,市民关于“唤醒城市天际线”的呼声日益强烈。
△“长沙之眼”的玩法攻略,受访者供图。
如今,全新升级的“长沙之眼”,让这座38岁的地标建筑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。一方面,“长沙之眼”延续了广播电视塔的原有功能,一方面,通过数字文旅展陈等现代体验,有机融入媒体传播、城市历史、网红打卡等元素,“长沙之眼”为市民游客奉上融合视觉美学、城市历史与科技互动的三层立体观览盛宴。
△“长沙之眼”与湘江夜景,受访者供图。
市民、游客可从岳麓山东门乘坐观光车或者索道直达“长沙之眼”,或者步行前往。抵达后,可在岳麓山“长沙之眼”观景平台扫码购票,或登录携程等线上平台搜索“岳麓山长沙之眼观景平台”提前订票。该项目由长沙市广播电视台(集团)牵头,长沙城发文旅集团联合出品,长沙广播电视发射中心、中广天择旗下天择城旅投资建设运营。搜索“天择城旅岳麓山电视塔”公众号了解更多详情。
潇湘晨报记者王丽姣 摄影王贯宇宝聚荣配资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